• 肥城恒丰塑业有限公司
  • 普通会员
蜂巢格室护坡生态修复

承建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试点工程,经过多重治理与修复,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明显,黄河生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提升。

生态威胁严重,勠力治理修复采用蜂巢格室护坡材料

乌梁素海流域地处内蒙古西部巴彦淖尔市境内,处于国家“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北方防沙带”的关键地区,承担着调节黄河水量、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区域气候等重要功能,是黄河生态安全的“自然之肾”。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质日益恶化,生态功能逐步退化,对黄河水生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响应国家部署,改变流域现状,国家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发文实施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该工程由中建一局三公司承建蜂巢格室生态修复工程,在国家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工程中排名首位,是全国最大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试点工程,沙漠治理面积位居全国同类工程之首,治理流域面积约1.47万平方公里,包含乌兰布和沙漠治理、乌拉山南北麓林草生态修复、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乌梁素海堤路修筑、农田面源及城镇点污染综合治理等5种业态、7个子工程,工程难度之大、治理种类之多、施工环境之恶劣,在国内均属首例。

创新“4233” 模式,全力修复生态

项目建设者们与沙漠荒山为战,采用“4233”生态修复治理施工模式,即四步走标准化沙漠治理,林草修复两大神器,矿山三重治理、海堤整治三步施工,通过荒漠化治理稳固沙丘、林草修复改善区域土壤及气候条件,巩固治沙成果;通过修复矿山环境遏制地表水土流失,保证植被覆盖度,减少区域土壤沙化;通过海堤治理还原水体生态,保证水体安全。各业态治理多措并举、相辅相成,最终实现流域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修复黄河之肾,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项目团队不畏艰难,在沙漠治理工程中,创新研发两大机械,分别是轻型压草覆沙机械和梭梭肉苁蓉同步种植一体机,可实现压沙草方格机械化施工和梭梭和肉苁蓉同步机械化植苗和播种,在大面积压沙工程中标准化稻草入沙深度、外露高度和方格尺寸,确保工程质量,并能缩短工期,提高约4倍工效。在林草工程中,项目团队自主研究并改良了无人机播撒系统,利用5个昼夜、120个小时、1500个飞行架次,完成万亩沙地飞播撒种。

生态功能趋好,治理成效显著

在“两山论”的引领下,工程治理成效显著,项目团队已在沙漠中铺设草方格约3000万个,种植梭梭树苗1332万株,铺设沙漠道路157公里,修复矿山面积达66.505平方公里,造林亩,填筑海堤236.4万立方米,使“北方防沙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减缓沙尘暴、沙漠迁移速度,每年可减少100万立方米的黄沙流入黄河;恢复矿山植被,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消除地质灾害;改善乌梁素海周边生态环境,为生物提供更好地生存栖息地;有效减少区域地表径流和防止水土流失,使黄河生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由于工程的良好履约,项目团队继续承接了乌梁素海流域土地占补平衡项目,将对沙地、盐碱地、其他草地和残次林地进行改良,改良各类土地总面积约9万亩,对改善生态环境、提升耕地质量、增加耕地数量、提供耕地后备资源有重要意义。(易三轩)